有些人「花心」有生理原因

一種觀點說,男人「花心」的種子早已種下,早在猿的時候,一隻公猿都擁有一群母猿。這是他們通過搏殺得來的。誰強大,誰就擁有傳宗接代的權利,這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。人從猿演變而來,這種遺傳雖然過于遙遠,但未必就已完全絕迹。再說人類形成之後,數十萬年來特別是數千年來,實行的多是一夫多妻制,男人的思維是能愛則愛,女人的想法則是嫁鶏隨鶏。這些思路多少形成了某種劣根性,這種劣根性又被濃縮在遺傳密碼中,代代相傳。



1、愛情激素易上癮

心理學認爲,很多男人喜歡像倪震那樣不斷結交新歡的,也有其生理原因。

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,人群中有一種特殊的人,即對多巴胺、後葉催産素等愛情激素「上癮」的人。這樣的人,一旦體內的後葉催産素等激素水平消退,就會通過另尋新歡再次獲得刺激源,從而享受激素高分泌帶來的極度愉悅興奮,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花心、喜新厭舊的人。

拜倫筆下的唐潢,金庸筆下的段正淳,古龍筆下的楚留香,以及《水滸》中的西門慶,他們共同的特點是,容易爲女人動情,也容易讓女人傾倒,但朝三暮四,處處留情不守情。倪震可能與他們一樣,都是對愛情激素「上癮」的人。


2、可能是基因惹的禍

科學家研究還發現,具有某種基因變體的人,可能會在婚姻中遇到更多的麻煩。

研究發現,在人體AVPR1A基因上的一個被稱爲RS3 334片段的數量,與男人究竟是「癡情種」還是「負心漢」有關。一個男人可能有兩個、一個,或者沒有RS3 334片段,而數量越多的男人,與伴侶的關係越不牢靠。據悉,AVPR1A基因就是荷爾蒙「後葉加壓素」的感受體的編碼基因。這種荷爾蒙與被稱爲「擁抱化學物」的荷爾蒙——後葉催産素有關。


3、愛情保鮮期隻有一年半

心理學研究發現,愛情保鮮期僅有18個月。倪震對周慧敏沒有愛情了,自然會對別人産生愛情。

神經內分泌學發現,男女愛情,是由大腦中的3種化學物質多巴胺、苯乙胺和後葉催産素激發出來的。當男女初次産生愛情時,這3種化學物質同時迸射而出,讓人心跳加速、手心出汗、激情亢奮、無比愉悅、欲罷不能。

但是,過了一段時間後,再不會出現心跳加速、手心出汗的現象,而且,彼此注視的時間,會比當初少;擁抱的力度,會比當初小。這是爲什麽?因爲隨著時間的流逝,人的機體內漸漸會對這3種化學物質,産生一種抗新鮮素的抗體;一段時間後,這3種化學物質的作用就會消失,男女之間的新鮮感會逐漸消失,隨之代替的是情感的交融。

現在倪震與周慧敏間的關係,與其說是「戀人」,不如說是「至交」更合適。


「花心」更多是心理問題
「花心」的人表面看起來好像和道德有關,但如果深究其行爲形成的原因會發現:他(她)在原生態家庭中的撫養人、父母親對其的態度、情感和行爲方式有關。


1、渴望被衆人關注

倪震不斷爆出追女的花邊新聞,其中有個原因,可能和小時沒有獲得父親的更多贊揚有關。

倪震的父親是著名的科幻作家倪匡。張純主任介紹,在心理咨詢的實踐中,經常發現不懂得親子教育的「虎父」,培養出「犬子」來。因爲父親太優秀了,他自然會對兒子有更高的厚望;也正因爲自己太優秀了,他一般不會輕易地表揚孩子。這樣一來,孩子在兒時,很不幸地失去了父親——這個在自我價值感建立過程中,最重要人物的客觀評價,這會使得孩子無論在外人眼裏多麽光鮮,但內在的自我價值感卻很低。

低自我價值感的人,如果難以通過正常的渠道獲得成就感,就很可能通過其他旁門左道的方式,如倪震的追女方式,鬧出點事來,以吸引人們對他的注意力。


2、渴望征服與保護

張純介紹,男人的天性,由于雄性荷爾蒙的作用,是渴望征服別人,保護弱者。如果他是弱者,反被女人「保護」,那他的潛意識裏,一定潛藏著時刻要掙脫出拯救者手心的強大力量。

而周慧敏恰恰常常扮演著倪震拯救者的角色。如,倪震被電台停掉主持的節目,周慧敏四處奔波掙錢;把一直和母親獨自打理的生意,讓出一份來叫倪震入股等。

有人說倪震「全綫崩潰」,需要周慧敏複出來爲他撈回本錢,倪震立即強烈地反駁說:「我本來無一物,何來‘全綫’?」其內心對「拯救」之反感,可見一斑。

那他爲何一開始選擇了周慧敏?張純主任介紹,那是因爲他當時還不成熟,還延伸著對原生態家庭的習慣性思維。他的富裕的家境,自小就給了他心理安全的感覺;而經濟上一直獨立的周慧敏,一開始也給了他心理安全的感覺。

但是,隨著年齡的增長,隨著不斷地成熟,作爲一個男人,倪震開始渴望自己是強者,而反感別人的保護。征服新的女生,被小女生崇拜,給了他自己是強者的極大的心理滿足。


3,有些「花心」其實是心理疾病

心理學家總結了「花心」人的心理有以下幾種原因:他(她)還是孩子的時候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、悉心的照顧和無私的關愛。卻被以「愛的名義的僞愛」,如控制,占有,嫉妒。

A、花心的人內心是空的,像個有磁力的無底黑洞,不斷地需要外在的事或物來填充,但總也填不滿。和一個人的地位、金錢、名譽是否高低無關,隻是這些外在條件會創造更多的機會去不斷地換人。

B、花心的人幷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?沒有安全感,對未來充滿擔憂。

C、花心的人缺乏自信心和自尊感,缺乏內心力量。

D、花心的人不想承擔對他人的責任,采取逃避的行爲方式,不斷地變換是另一種逃避。

E、花心的人總是希望得到更多的贊揚、尊重、認同和肯定。

F、花心的人什麽都想要得到,不肯放下,不停地追逐所謂的「更好的」。

G、花心的人在心理上沒有「斷乳」,沒有剪斷和父母的「精神臍帶」,還沒有完成心理年齡的成長,成爲一個真正獨立的心理成熟的人。

H、花心的人患有心理疾病,因在原生態家庭中童年曾經的心靈創傷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,這是常被父母和家人所忽視的心理誤區。這些心靈創傷一直伴隨著花心的人,靠這樣的行爲防禦方式,讓自己獲得虛假的自信和尊嚴,帶著一個越來越厚越來越硬的金屬面具在人生的長河中無奈、迷茫地行走。


中年危機是「花心」催化劑

倪震在分手信中說,自己遭遇了「中年危機」,他的尋找新歡,可能是想證明自己仍是強者的表現。

心理學發現,中年期,是個人自我評價的新的重要階段。人到中年,內心深處總會向自己「我仍有機會嗎?」「我還可以嗎?」如果事業發展原地踏步,青年後生逐漸趕上甚至超過自己,心裏會感到不是滋味,自我價值開始動搖;如果人生中再有不如意之處,更會加重自我懷疑和失落感,而陷入鬱悶之中。

倪震的事業,一直波折重重,《YES!》的業務,員工領不到薪水,經常被人上門追債;他當主編的健康雜志《生命力》不能如期出版,銷量也不理想;一向有「才子」之稱的他,文字工作也陷入停頓。

心理學認爲,人在中年危機中,總會不自覺地尋求新的突破,以肯定自己的價值,尋求新的人生意義。而倪震的新戀,在潛意識中,可能就有尋求突破的意思。


道德修養與控制「花心」

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,男人「花心」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根源,也就是說,人人從本質來講都有這種情況的,但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,人們會慢慢被符合社會規範與道德等因素所同化,就這是說,品格與道德是可以控制男人「濫情」的。

美國的一個心理學研究測試中,當被問到「你期望一生中有幾個愛人?」時,男人的回答平均是十八九個,而女人的回答則是四五個。也就是說,「花心」是一種較普遍的心理、生理現象,但爲什麽很多人有賊心沒賊膽,以至社會上「越軌」幷不是普遍現象呢?就在于道德修養的力量。

人若陷入「愛戀」中,愛情激素迸發,令人頭腦簡單、激情澎湃;但是,如果是一個已婚的人,或者像倪震那樣已經定情的人,大腦「趨利避害」的正反饋機制立刻會啓動,促使責任感、道德力量的産生,以平抑愛情激素,讓人回歸理智。倪震之所以「頭腦簡單」地犯下「錯事」,就是因爲其道德修養不夠,以至産生的心理能量不足以平抑情欲的衝動罷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dy10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